目录

2022-08-21 周报03 - 职场经验,拒看新闻

刚在 twitter 上聊了下公司,结果马上就变成前司了。下周入职新公司,即将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本来觉得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能够坦然面对,没想到最后跟一起共事四五年的同事提离职还是蛮伤感的。毕竟是我转行后第一份工作,一开始也是什么也不懂,现在虽然也不敢说学会了很多,但至少入了个门吧。老板们很重视,同事们很给力,情谊珍藏在心底,继续上路。

经历这次更加理解为什么大家常用“同学”、“毕业”之类的学生时代的词汇来描述职场了,确实有不少相似之处。大家现在还跟多少大学同学保持着联系?高中同学呢?珍贵的情谊还是需要努力经营保持的,放下太久了捡起来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到时候也只能觉得可惜了。

职场经验

这期就先碎碎念一些职场经验吧,当然,任何经验总结干货都有其适用范围,请批判性地吸收(take it with a grain of salt)。

前同事说

前司的前同事(比我早离职)在我刚开始很懵懂的时候跟我说的,当时觉得也没啥,现在回味起来,有点意思。

如果能挑活儿的话,就挑最困难的。

如果真的实在超出你的能力范围,要么这活儿轮不到你,要么会有大佬来带你,正是学习的好机会。久而久之你就成为大佬了。

如果目前职位没有成长的话,就换个环境吧。

这一条知易行难,毕竟人是有惰性的,但为了给劳务市场提供流动性,也别太懒了。

酷壳

@haoel的文章都值得好好研读。

三个事和三个问题讲了一些关于选择 offer 的建议。虽然是十多年前写的,但道理绝对是长期适用的。

  • 一要挑人(有激情能做事),二要挑事(有意义,造福社会,改变世界,创造历史)
  • 不喜欢就要说出来,不要将就
  • 去“知识密集型”公司(而不是劳动密集型)
  • 问自己,每天起来,有没有一种兴奋和期待的感觉?
  • 有没有得到周围的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认可?

大佬的境界我们不一定现在可以达到,但是长期来看要往这个方向努力。

Julia Evans

Julia 的 blog 应该算是英文技术博客圈中的顶流了吧?下面两篇我觉得帮助很大。

Write a brag document - 平时自己记录一下自己的大大小小的成就,近为一对一提供素材,远为升职材料提供弹药。

能不能升职,还是得看下面几点(大多数情况下,当个人、老板、组、公司利益基本一致时,这几点大部分是重复的):

  • 给老板分忧解难
  • 按时按量完成任务(出活)
  • 给公司带来收益大于成本(工资)
  • 使得组内氛围融洽,生产力提高
  • 已经做了下一级别的工作

When your coworker does great work, tell their manager

毕竟好话没有必要等到葬礼(或者离职的时候)再说,跟对方本人以及对方的老板说一说呗,讲一句好话不会掉一块肉的。

书评——《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

一句话:别看新闻。要想多写几句,我顶多也就能写成一篇文章,作者硬生生水了一本书,也是厉害。最后致谢提到了该书想法来源于塔勒布,结果塔勒布自己在网站上指责对方多处抄袭(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没仔细看)。作者在 fb 上写了个回复,但原文已经 404 了。

嘿,你看,虽然这些都是快十年之前的事情,不算是新闻,但这个对你我生活质量毫无影响的八卦故事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注意力/时间。我觉得作者的比喻是很恰当的(不论他抄袭与否):新闻对心灵就像糖对于身体一样。适量摄入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必要的,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主要的问题是太多而不是太少。

再举两个最近的例子。奥斯卡颁奖礼上威尔史密斯扇耳光事件,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发生在哪个月?反正我是不记得了。各大媒体蹭热点多种解读令人应接不暇,目前还记得的、对我还有价值的只有洪老师用此事告诫小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二舅视频,刷遍中文互联网,喧嚣过后,最后留下印象的,也不过是你很可能被耍了

那么,作为个人要如何应对?我能想到的:

  • 不要盲目屈从大众或者算法的投喂,要有意识地寻找自己觉得有价值的输入——看本周刊的你,我给一个 👍
  • 当有些输入强烈地激起某些情感反应时,在发声之前,先想一想,我是不是被当枪使了?

华容道

最后来点轻松的吧。前几天在 reddit 上刷到这个帖子,我定睛一看这不就是我国传统艺能华容道么?搜了一下看到了下面这个解法。仔细看了下这两个解法还不完全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