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avatar

David Feng

[考据]易中天篡改美国制宪历史?!

前一阵偶然翻到以前收藏的易中天《费城风云》,讲述了 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正好要去费城,便打算读书学习一下,提升之后的参观体验(之后手慢没有抢到独立宫的参观门票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读到最后发现有一段尾注:

此处描述,系根据麦迪逊著、尹宣译《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50 页,原文是:“等到最后几名代表签名时,富兰克林博士望过会议主席的椅子,椅子后面正好是一幅油画的日出图。”本书初版后,有读者在网上发帖,指责我“篡改美国制宪历史”。因为第一,那幅日出图不是油画,而是浮雕;第二,它也不在主席椅子的后面,而是在椅子的靠背上。于是,2007 年访美时,我特地请邀请方安排专程去了费城,参观了制宪会议会址,亲眼看见了那把椅子,看见了椅子靠背上的日出图。我又向讲解员询问,当年墙上是否有油画,回答是没有。这就证明那位读者的说法是对的,我的描述是错的,特此更正,并致歉意。至于《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的说法,是麦迪逊先生误记,还是尹宣先生误译,或者另有原因,我就不知道了。

废墟之旅

去年下半年去了几个附近的废墟景点,本来想写写游记,但是懒癌发作,一直拖着,感觉都快拖没了。最近发现了一个宝藏 Up 主安争鸣,知乎上有篇文章说她是“废墟画派”的。她写的《非主流艺术史》专门有几节写废墟的。得了,那我也趁热打铁把这废墟游记给写了吧。虽然这些废墟背后的故事比不上古希腊古罗马的废墟,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2022-09-18 周报07 记录感动时刻

记录一下入职培训中经历的感动时刻,有时候甚至觉得需要这种强烈的情感波动来提醒自己还在生活。

你还记得当 Google Earth 刚发布的时候,你用来干什么了吗?我跟大多数人一样,好像也就是看看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包括宿舍楼的屋顶,还有小学、初中、高中的操场还有自己的家的房顶。跟下面这个故事的主角相比就弱爆了。

2022-09-04 周报06

  • 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有时候比事物本身的性质更重要。例如洗过车之后似乎车更好开了。
  • 人们解决问题时一般过于强调工程的、技术的、理性的方面,而忽视了心理学的、感性的方面。
  • 对生活的掌控感是提高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经典的例子是 uber,或者站台上的列车到达时间倒计时,消除了乘客对于不确定性的焦虑。
  • 人们付钱(交税)时,不仅考虑他们付了多少,还考虑这些钱最后去了哪里。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应该 follow your passion,这意味着他一定很有钱。正确的方式是:

2022-09-04 周报05 - 外星人、宇宙、上帝

最近被 YouTube 推送老高与小茉的视频,不得不说从题材、视频节奏来说,他们的视频还蛮上瘾的(很惭愧……)。看了关于“黄延秋外星人事件”的那一期,小时候似乎在电视上也看过相关报道,YouTube 上也可以搜到。讲得很玄乎,有鼻子有眼,难道真的这么神奇?结果看了下知乎上的一篇回答才恍然大悟,整件事情漏洞这么多,要追求流量,只需要讲得玄乎一点,忽略一些关键联系和证据就行了,读者观众都被带得一愣一愣的。没办法,外星人这类话题击中了人类天生的好奇心,想不火都难。

2022-08-28 周报04 - 入职新公司,如何阅读一本书

这周入职新公司,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估计这种在水下窒息的状态还得持续个三四个月才会逐渐好转。降低期望值才会有惊喜。如果按照侯世达定律,我都已经在期待惊喜了,那惊喜还会出现么?

上周跟老同事告别稍显伤感,这周跟新同事慢慢建立联系互相熟悉。之前没想到的是,新公司很大,高中同学、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前同事都有若干在新公司,反而给我提供了“再续前缘”的机会 😊 人生很奇妙,缘分呐!